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并包含了如喬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等熟悉的生物。植物世界是一個龐大、復雜生態系統,占據了生物圈面積的大部分。植物不僅給人類提供了生存必須的氧氣,還給人類提供了食物和能量。腐殖酸主要是植物的遺骸,經過微生物的分解和轉化,以及一系列的化學過程和積累起來的一類有機物質。它是由芳香族及其多種官能團 構成的高分子有機酸 ,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和吸收、絡合、交換等功能。它廣泛存在于土壤、湖泊、河流、海洋以及泥炭(又稱草炭)、褐煤 、風化煤中。那么,腐殖酸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有哪些?
腐殖酸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
1、腐植酸對植物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表現在用合適濃度的腐植酸溶液處理后,使種子萌發率提高、萌發整齊、幼苗粗壯、種子的活力指數大大提高,使植物生長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還表現在使苗期的植物株色鮮艷、長勢旺盛、株高、鮮重及干重均有較大提高。這些均為植物在抗逆性提高,提高果實產量,提高果實品質上性提高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
2、腐植酸對植物的生理生化過程有較大的的影響。其中包括提高種子萌發期和苗期的呼吸作用,、抑制C-3植物的光呼吸;增加植物苗期的葉綠素含量;使α-淀粉酶、過氧化氫酶活性提高等。對這些生理生化過程的影響無疑是其促進植物生長的根本原因。換句話說,腐植酸是通過影響植物的某些生理生化反應來促進其生長的。
3、腐植酸促進植物生長作用的大小直接與其原料來源及分子量有關。一般說來,泥炭腐植酸優于煤腐植酸,分子量較小的優于分子量較大的,其中以黃腐酸的促進作用最好,這可能與它的分子量最小有關。
4、腐植酸促進植物生長作用與它們的活性官能團含量無明顯的相關性。羧基的封閉只對腐植酸的促進作用有微小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也許與酯化后產物在水中溶解度較小有關。酚羥基、醌基、甲氧基等的變化也對植物生長促進作用影響不大。所以說,腐植酸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不是由哪一個或幾個基團引起的,而是各官能團作為分子整體的一部分協調作用而產生的。這個結論從含有單一官能團的模型化合物對植物生長并無促進作用這一實驗事實中得到證實。另外,各官能團的這種協同作用是可以改變的。例如,通過對腐植酸適度的硝化就可以大大提高其促進植物生長的活性。
營養元素對植物生長的作用
1、鈣的營養功能
細胞壁的結構成分,對細胞膜起穩定作用,是某些酶的活化劑,能調節介質的生理平衡,可傳遞信息,能消除某些離子的毒害作用,
2、作物缺鈣的癥狀
首先在根尖、側芽和頂芽等部位表現出來,表現為植株矮小,節間較短,組織軟弱,幼葉卷曲畸形,葉緣變黃并逐漸壞死,根尖的分生組織腐爛、死亡。
3、石灰的性質和有效施用
石灰是最主要的鈣肥。主要包括三種:生石灰,又稱燒石灰,主要成分為CaO, 含量約為55~85%,另外還含有10~40%的MgO,所以生石灰兼有鎂肥的功效;熟石灰,又稱消石灰,主要成分為Ca(OH)2,含CaO量約為70%左右;碳酸石灰,又稱石灰石粉,主要成分為CaCO3,含CaO量約為55%左右。石灰能中和酸性物質,消除毒害;改善土壤物理結構;消滅病菌。
石灰的施用量的確定:一般根據土壤交換性酸度、陽離子交換量和鹽基飽和度等因子來確定,但也應考慮作物種類、土壤質地和施用方法等因素。施用方法:一般用作基肥,水田也可作追肥,施于旱田時通常用作基肥,避免種子與石灰直接接觸。石灰施用過量或施用不當,會造成加速有機質的分解,消耗土壤氮素等養分,土壤堿性過強,降低磷、硼、鋅、錳等營養元素的有效性。
3、鎂的營養功能
葉綠素的構成元素;很多酶的活化劑;參與蛋白質的合成。
4、作物缺鎂的癥狀
首先出現在下部老葉上,葉脈間失綠,葉片基部出現暗綠色斑點,葉片由淡綠色轉變為黃色或白色,并出現褐色或紫紅色斑點或條紋。
5、鎂肥的性質和有效施用
常用的鎂肥有硫酸鎂、氯化鎂、碳酸鎂、硝酸鎂等,都是水溶性肥料。牧草、大豆、花生、蔬菜、水稻、小麥、黑麥、馬鈴薯、葡萄、煙草、甘蔗、甜菜、柑桔等作物對鎂肥反應較好。鎂肥可作基肥或追肥,一般情況下每畝施用硫酸鎂13~15公斤。根外追肥(葉面噴施)時用1~2%硫酸鎂溶液,在作物生育初期效果最佳。
文章TAG:腐殖酸 植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hlandahi.com/skcp/fzsfl/631.html
